搜神记

《搜神记》主要内容是记载鬼神怪魅,为晋朝人干宝所著,作者著此书的主旨在于“发明神道之不诬”,该书 是较早集中记述神话传说、俗闻逸事的专书,共搜集故事464篇。书中故事大都源于神话传说、宗教演绎和民间传闻,虽然虚妄荒诞,却也各有理寓。讲忠孝节义的,反映儒家观点;讲神仙术数的,植根道教思想;表现因果报应的,源于佛学宗旨;劝善惩恶则是三教殊途同归的目的。 若我们撩开其鬼怪世界的神秘面纱,能窥见民俗风情,能了解世道人心。
开石文字
【原文】
 
初,汉元、成之世,先识之士有言曰:“魏年有和,当有开石于西三千余里,系五马,文曰‘大讨曹’。”及魏之初兴也,张掖之柳谷有开石焉。始见于建安,形成于黄初,文备于太和。周围七寻,中高一仞,苍质素章,龙马、鳞鹿、凤凰、仙人之象,粲然咸着。此一事者,魏、晋代兴之符也。至晋泰始三年,张掖太守焦胜上言:“以留郡本国图校今石文,文字多少不同。谨具图上。”案其文有五马象:其一,有人平上帻,执戟而乘之;其一,有若马形而不成。其字有“金”,有“中”,有“大司马”,有“王”,有“大吉”,有“正”,有“开寿”;其一,成行,曰“金当取之”①。
 
【注释】
 
①金当取之:汉朝德运最终确定为火德,汉禅让给魏,火生土,魏的德运确定为土德,魏禅让给晋,土生金,晋的德运确定为金德。所以,金当取之可以解释为,晋应该取得天下统一。
 
【翻译】
 
当初,早在西汉时代汉元帝、汉成帝时,就出现了有先见之明的预言家说:“魏年有和,应该在长安城西边三千多里的地方有石头裂开,石纹构成五匹马的形状,还会有‘大讨曹’三个字出现。”等到东汉末年,魏国曹家的基业最初兴盛时,在张掖郡的柳谷,果然有石头裂开了。石头上的纹路征兆开始在东汉时代汉献帝建安年间(公元196—220年)出现,在三国时代魏国魏文帝黄初年间(公元220—226年)逐渐形成,在魏明帝太和年间(公元227—233年)最终文字成型。这块石头的周长达到了七寻,石头中间的高度达到了一仞。石头的质地是黑色的,纹路是白色的,形成了龙马、麒麟、凤凰、仙人等等画像,这都被画得清清楚楚。这件事,也就是魏国曹家、两晋司马家相继取代兴盛的符兆了。
 
到了西晋时代,晋武帝泰始三年(公元267年),张掖郡太守焦胜上书说:“我们使用了留存在郡里的《本国图》(高堂隆编撰的《张掖郡玄石图》)来校对如今这块石头上的文字,发现文字多少有些不同。所以恭谨地准备了最新的绘图呈给皇上。”审查这图里大概有五匹马的画像:其中一匹马背上画了一个带有平常头巾的人,这人还手持着戟,骑得稳稳当当;另外一匹马则只是大致像马,但没有成型。而图里的文字有“金”“中”“大司马”“王”“大吉”“正”“开寿”的字样。其中有一处单独成行的几个字,是“金当取之”。 
上一篇:暂无
下一篇:西晋祸征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《搜神记》 作者:干宝 佘引译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